我們早已與真實脫離了,而活在奇觀中(來看看吧)

撰文:文赫芬斯托

我們知道現在的社會中,形象比真實重要得多。藝人的花邊新聞,他們在報章雜誌中的形 象比他們實際上是如何重要。某人在現實中是正人君子,但在媒體中卻可以是放蕩的花花公子。為讀者而言,真實與否可能並不重要;我們更需緊記表面的形象是他 們在媒體中唯一可見的形象。就算是假的也可能沒甚關係,可能大家更因此而樂在其中。

「二次元」多用以指涉動漫畫世界內的事物。二次元 的角色是甚麼呢?是人們建構出來的虛構人物。某角色透過創作者的想像而生,角色並不是真實存在的人物,但可能比實實在在的人類更重要。角色與快感透過不同 的方法連繫起來;「萌」的外表,甜美的聲線,令人心酸同情的遭遇,在某個奇異繽紛的世界中生活著。透過觀看這些角色,購買相關的產品使人們得到快感。與這 些角色的一切,象徵著這些美麗的幻想;這樣理解的話,我們可能可以明白精品的價格為什麼可以遠遠超越它們的實用性,而人們仍然爭相購買。

我們會問:「到底二次元的角色,可以算是現實人類的再現 (Representation,簡單解釋就是寫照)嗎?」我想不能。以女孩子為例;二次元的女角終究只是幻想。她們比現實的女孩子「更女性化」,更「迎合需要」。無論是身裁,樣貌,聲音,性格和身份,都是那樣的好。如此「女性化」的「女孩子」,是沒有原版的複製品,真真正正的偽造品。這就是擬真的精神:比真實更真實的擬象(Simulacra),因為它們帶給我們更多快樂。


圖片來源:Amazon

以 尖銳的思考繼續進發:實際存在的人,比這些角色重要嗎?假若他人只是物品,帶給我們快樂和歡笑;那這些角色可能比真實的人們更重要。他們是如此的美,帶給 我們如此多的快感,比難以與之相處的他人更討我們喜愛。他們是被建構的虛構人物,但卻比真實的人類更使人快樂。真假又有何重要? 記得多年前看完Clamp的名著《人形電腦天使心》時,心裡總覺得有點不安。我們試設想:假若有一天,我們可以購買到我們幻想中的伴侶,它們可以滿足我們 所有需要,那我們為什麼還需要他人?他人為我們而言還有甚麼用處呢?當然,這只是動漫作品中的情節,但這卻反映了可怕的現實。被大家嘲諷的二次元熱愛者, 只不過是將虛構的人類代替真實的人類而已。

動漫畫中的虛構角色使我們震撼的原因是:它們並不是人,但為迷醉的熱愛者他們比真實的人類更重要也更真實。人們知道它們只是被創造出來的虛構人物,但卻仍然忠心耿耿。人們滿足於享受這些幻想,這些流於表面的事物。真實的生活比不上這虛幻的夢境,為迷醉者而言,真實的生活可能是為這夢境而設的。現實並不重要,幻想卻是。視動漫狂迷為瘋子的人,卻又可曾想到自己也在透過同樣的機制,而樂在不同的幻想中?

對於御宅族的恐懼和嘲諷?除了是因為主流社會的價值觀外,可能更是因為看自己的倒影(這裡的意思是心理分析中的Double)而生的恐懼。因為沉醉於這些幻影而生活的御宅族,正正就是人們的生活方式。我們的生活早已與他人脫離,為我們更重要的是美利的幻影。例如相機;我們只知道生產商宣傳像素越來越大,但卻從未留意現實中的操作卻又與廣告宣傳的無甚關係。我們只從表面認識和判斷一切,這樣又與迷醉在二次元的人們有甚麼分別呢?我們早已與真實脫離了,而活在奇觀(Spectacle)中。


探索更多來自 新GT的ACG空間 的內容

訂閱即可透過電子郵件收到最新文章。

Share

You may also like...